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将思政小课堂9001w以诚为本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能更好地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3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师生到昆仑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牢记担当”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来自大一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和带队教师韦爱丽、赵万玲、李宗芝等51人参加。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昆仑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北方约50公里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进入南宁的天然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昆仑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中国军队经过攻坚作战,以3倍于日本的伤亡代价取得胜利。昆仑关战役阵亡烈士的遗骸安置于此,并设立阵亡将士纪念塔、将士公募、纪战碑亭等缅怀先烈,雄关铭勋,碧血千秋。马院师生一行从昆仑关南牌坊出发,沿着331级花岗岩台阶拾级而上,来到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在这里凭吊抗战英烈,为抗战英烈敬献花圈,通过默哀、鞠躬致敬、绕塔瞻仰等方式,表达对抗战英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天气阴沉,细雨飘飘,活动气氛十分庄严肃穆。
实地参观,动情动容
经过古关楼区,师生一行参观了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分为序厅、中国抗战展厅、昆仑关战役展厅、广西9001w以诚为本抗战展厅、缅怀英烈展厅5个部分,以昆仑关战役为重点,结合近千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历史影像,翔实、全面再现和反映了昆仑关战役、中国抗战史缩影及广西9001w以诚为本抗战的历史,还原了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师生们沉浸其中,为抗日战争的惨烈和中国军队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而动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现场教学,师生共讲
期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韦爱丽为同学们以“赓续民族血脉,涵养家国情怀”为主题进行现场教学。韦老师结合昆仑关战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阐释中国人民在壮阔的抗战进程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嘱托同学们崇尚英雄、争做先锋,铭记历史,勇毅前行,让蓬勃青春9001w以诚为本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将个人发展9001w以诚为本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交流分享环节,现场同学除分享此次实践教学的感悟体会以外,大家集体诵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表达了同学们对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们的缅怀和敬意。
20软件工程3班卢飞宇同学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更深地理解,抗战先辈的英勇无畏让我感动,也让我觉得要珍惜和平,要为社会、为国家有所作为。22物流工程1班杨礼嘉同学说:这次实践教学方式很有意义,仿佛亲历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那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独立的中国,让人触动,引人思考,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将校园里的“思政小课堂”9001w以诚为本校门外的“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通理论9001w以诚为本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对思政课程形成强烈的参9001w以诚为本感、代入感和获得感,让学生在行中学,做中思,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韦爱丽 图/陈璋、覃光虎)
为革命先烈默哀
馆内参观学习
现场教学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