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景区校园 鸟的天堂 生态和谐
  • 发布时间:2022-05-06
  • 点击数:

在美丽的南院,国家级AAA景区“不孤湖”景区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居民”,它们或俏立枝头、或漫步校园,湖畔、草丛、校道、树干,都是它们的领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南院的小动物们吧。


1.白喉红臀鹎


保护级别:无危(LU)IUCN标准

别名:高髻冠 黑帽布鲁布鲁 红座白头只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鹎科、鹎属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白喉红臀鹎属留鸟,多在相邻树木或树头间来回飞翔。晚上常成群栖息在一起,觅食时才开始分散。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性活泼、善鸣叫,或跳跃于枝头树枝间,或站在树上或灌木上引颈高歌,鸣声清脆响亮。杂食性鸟类,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在树枝间来回飞翔,个性活泼,爱唱歌,歌声清脆响亮。

校园出没地点:敷文园、不孤湖边等。


2.纯色山鹪莺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褐头鹪莺、纯色鹪莺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扇尾莺科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体长11~14cm。全身纯浅黄褐色、尾长的莺。栖高草丛、芦苇地、沼泽、玉米地及稻田。有几分傲气而活泼的鸟,结小群活动,常于树上、草茎间或在飞行时鸣叫。在香港不如黄腹鹪莺普遍。平时在地面附近觅食,觅食环境较灰头鹪莺开阔。黄褐色的羽毛,尾长的莺。有几分傲气且活泼,娇小惹人喜爱。有几分傲气而活泼,喜结小群活动。

校园出没地点:不孤湖边等。


3.伯劳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别名:屠夫鸟、胡不拉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伯劳科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伯劳生性凶猛,素有“小猛禽”之称,通常以昆虫为食,但也可以捕获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鸟类。校园里出没的为棕背伯劳,是伯劳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达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征是头顶到上背部为灰色,向后渐沾棕色;上体其余部分为红棕色;两翅和尾均黑色,下体大部为白色。棕背伯劳,鸟界“小猛禽”,以昆虫为食,黑黄相间的羽色,喜欢欺负其他小型鸟类。

校园出没地点:草丛、不孤湖边等


4.珠颈斑鸠


保护级别:无危(LU)IUCN标准

别名:中斑、花脖斑鸠、珍珠鸠等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常飞到地上、旱田或小溪边觅食,生性胆小,人若靠近,则常转身以背相向。鸽灰色的背,颈部带着黑白斑点围巾,但害羞怕人,遇人常常以背相向。

校园出没地点:不孤湖边、校道两旁等。


5.池鹭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别名:红毛鹭、中国池鹭、红头鹭鸶、沼鹭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鹈形目、鹭科、池鹭属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虹膜黄色,嘴黄色,尖端黑色,基部蓝色,脸和眼先裸露皮肤黄绿色,脚和趾暗黄色。白昼或展昏活动,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

校园出没地点:草丛、不孤湖边等。


6.白鹭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白鸟、白鹤、白鹭鸶、白翎鸶等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鹭科、白鹭属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白鹭,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属涉禽,捕食浅水中的小鱼,喜欢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通体纯白,颈背细长,体型较大而纤瘦,以鱼、蛙、虾、水生昆虫为食。

校园出没地点:二食堂旁等。


7.夜鹭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别名:水洼子、星鳽、夜鹤、夜游鹤等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鹭科、夜鹭属

外貌9001w以诚为本习性:夜鹭,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于黄昏后从栖息地分散成小群出来,三三两两于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清晨太阳出来以前,则陆续回到树上隐蔽处休息。头顶黑绿色的帽子,一双黝黑光泽的双翅,昼伏夜出,常常在黄昏后,出门觅食,夜出性,喜结群。

校园出没地点:二食堂旁的小岛屿等。




分享到: